您好,欢迎来到 中国大学生在线!
烂泥村隶属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米贝苗族乡。7月6日,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化扶贫调研宣传队走近烂泥村村民的生活,了解风俗民情,特色文化,对新晃烂泥村的村民进行了采访。
享国家政策,美百姓生活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大概六十岁的蒲姓爷爷。在服务队刚刚到达时,他就热情邀请大家参观。蒲爷爷家本来是贫困户,通过国家的精准扶贫,儿子在外务工,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买了摩托车,还砌了新房子。走上正轨的蒲爷爷一家,十分幸福美满。“儿子、儿媳妇对我特别好。”这句话,蒲爷爷带着笑说了三遍。即使留守在烂泥村,蒲爷爷似乎习惯了子女这种“无形的”陪伴,更感恩于国家对他们一家人的帮助与扶持。
大山里的坚守,留守的执着
八十八岁的蒲奶奶倚在栅栏上与队员交流。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奶奶常年独居且身体不好,奶奶年纪大了,听力不好,表达也不够清晰,可当我们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子搬到县城时,她坚定的告诉我们“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它有我的自由。”这便是大山里的坚守,是外人无法理解的执着,也是村落无法言说的魅力。
乡村魅力,挽孩童纯真
村里不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便是从一两岁到十四五岁的孩童。在家门前,山路边,水稻田里都不乏他们晃动的身影。尽管他们的玩具只有溪水、泥巴和小石子,身上全是蚊虫叮咬的包,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快乐的心情。不同于城市里早熟且社会实践丰富的孩子,烂泥村的孩子们,个个都十分腼腆,刚开始不太愿意与队员们交流。队员们了解后积极主动的与孩子们交谈,玩耍,从他们的喜好入手,发些小糖,慢慢的他们打开了心扉,主动牵起了队员们的手,甚至当起了我们山间调研的“引路人”。
山很陡也很滑,即使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在走,但仍避不了摔跤。起初队员们还很担心小朋友会滑倒,但是不曾想这些孩子们就像小猴子一样,灵活地行走在爬来爬去,还不时催促“哥哥,姐姐快点儿”真是过分可爱。
一天的实地采访虽然很辛苦,但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烂泥村的生存现状,既包含着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关怀,为他们提供帮助的迫切心情,又感叹于这山间风色,无限魅力。目前烂泥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但是队员们相信,“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在党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一定可以提升村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带动烂泥村的整体经济,真正将这烂泥村苗族人民的“苗”不可言传达给山外的世界,实现乡村振兴的蓝图。
【传统文化】陕师大学子赴石峁遗址调研:看似寻常最奇崛
[2019-08-02]少儿编程行进中,科技发展活水来
[2019-07-31]【美丽中国】何力:路漫漫其修远兮,行者当如是
[2019-07-22]那些年我们的高考,属于你的高考记忆
[2019-06-12]读博,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2019-04-15]中航大学子走进机场:禄口二十载,金陵新民航
[2019-03-15]了解历史,体悟美好:潍坊学院服务队访谈百岁老人
[2019-01-23]湖南农业大学不一样的校运时光
[2018-11-08]大型宣传报道团来齐齐哈尔大学采访后勤整改工作
[2018-10-26]《中国画基础》等风也等你
[201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