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中国大学生在线!
曾云莺,女,法学硕士。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中山大学。1984年大学毕业后曾任六年中学语文老师。1990年调入广西师范大学,从事德育工作。现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道德与法律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会员,广西伦理学会常务理事。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这样来形容她最贴切不过了。
初见曾云莺老师是在一次辩论赛上,作为评委给选手点评,妙语连珠,字字珠玑,言不虚发,灿烂的笑里有一种虚怀
若谷的坦荡,赢来同学们满堂喝彩。也因为能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曾妈”。
“我可能不算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但是我会做一个很努力的人”采访时曾妈很谦恳地说到,同时也感慨地谈述自己半生经历,“在我的求学历程中,碰到很多坎坷,挫折,并不是那么的顺利。曾在中学任教,身兼多职,分身乏术,时常有很多力不从心的地方。尤其是调入大学任教,面对新领域的知识,不同的学生,我需要不断地应对挑战,不断地增加知识储备,也曾辗转各地高校深造学习”。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压力的枷锁并没有让她就此止步,固步自封,而是化压力为动力,一如既往地追逐向前,真正的勇士要直面生活的压力与不易,才能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带着一个生命所能发挥的热情,去拥吻教育事业,与爱毗邻。曾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从师专到广西师大,从中学老师到大学老师,从一步一个脚印,“想做一个好的老师,不想误人子弟,就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学识,一个好的老师,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曾妈和我们谈起了一个她从未忘怀的教学故事:
“我是公共政治理论课老师,有时会遇到有抵触情绪的学生。记得当年物理系99级有个男生,特别有个性,第一堂课我刚行礼完毕叫同学们请坐,他‘噌’的一声站起来了,说‘老师我可不可以不听你的课’,我对这位同学说,‘同学,请你稍安勿躁,请允许我用三句话回答你,第一,你在社会主义中国大地上的任何一个大学任何一个专业,这门课都是必修课,’我这句话是告诉他课程性质,‘第二,你可以在广西师范大学任何一个上本门课的老师课堂听课,我都承认你有效’,这是我对同事的尊重,‘第三,请你先听完这节课再做决定。结果,一学期下来,这位同学都坐第一排’”曾妈娓娓而言,“其实你永远不要怕学生有个性,你要爱护他,尊重他,引导他” 。游刃有余的从容,处乱不惊的大气,让她更神采奕奕,魅力无穷。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曾妈也形象地打了一个比方,“好比一棵树长到了十米,如果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再长高一米,那么我宁可把长这一米的精力用在孩子们身上,自己的一米或许可以帮助100个人长一厘米。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去帮他一把,这个价值远比自身的成就更重要”,曾妈明亮的眼神里透着慈爱,寸草之心,护花之情,让我想起日本美学家今道有信《关于爱》书中有一言:爱,是自然流溢出来的奉献。就好像是土地里的种子,不管冬日的严寒,还是夏日的干旱,仍然将它饱满的谷粒献给人类。
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历经挫折,更加生动,更加明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把饱满的热情,满满的爱意装进行囊,继续前行。
若有风华藏于心,岁月不曾负美人。
师者|电子科技大学朱学勇:打破传统 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018-04-12]师者|华中农业大学刘后利:十字花科“正科长”
[2018-04-11]师者|合工大夏然:比起“最美” 我更希望只称我“法语老师”
[2018-04-09]湖南农大举行品“柴堆三国”文化,赏民间典籍风华人文讲坛
[2018-04-02]匆匆那年:有些人只能惊艳时光,不能温柔岁月
[2018-03-26]湖南工大绘制《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系列画作
[2018-03-23]岁月从不败美人
[2018-03-16]《红海行动》: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2018-03-14]春晚上她的手套走红
[2018-02-22]山遥水阔,青年当砥砺前行——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2018-01-22]